日前,省生態環境廳傳來消息,汾河是黃河的第二大支流,是山西人民的母親河,流經太原188千米。太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近日印發《太原市“一泓清水入黃河”攻堅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全面推進雨污分流改造、楊興河治理等十大攻堅行動,到2025年,保障汾河國考、省考、市考斷面水質達到優良水體,實現“汾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目標,確保“一泓清水入黃河”。
開展雨污分流改造攻堅行動。深入開展雨污合流制排水管網改造工作,加快污水管網混錯接改造、老舊管網檢漏更新、破損修復改造等工程建設,開展源頭排查治理,對源頭雨污合流制排水管網進行改造。
開展城鎮污水廠提質攻堅行動。按照市統一部署,新建及現有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COD、氨氮、總磷達到九河復流再生水水質要求。
開展入河排污口整治攻堅行動。開展入河排污口設置審批管理,加強入河排污口規范化管理,按月組織入河排污口水質監測,按照“依法取締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規范整治一批”的要求,分類治理,實現達標排放。
開展汛期水質管控攻堅行動。加強汛期排水管控,通過雨污合流制管網分流改造、管網清淤、積存污水清空、調蓄池建設運行、進水閥門精準管控、緩洪池清空清淤、快速凈化應急處置設施建設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合流制管網雨季溢流污染,減少雨季污染物入河量,嚴禁城鎮污水處理廠在降雨初期實施“過度保護”,進水溢流口處和廠外分流口處應安裝閘閥,日降雨量小于10毫米時,不得溢流直排。城鎮雨污溢流口實施專人管理,嚴格控制溢流時間,減少汛期污染物入河量。降雨結束后,立即組織開展污水管網及附屬設施狀況排查,對管網積存污水組織抽排,將積存污水全部輸送到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保持管網低水位運行,杜絕“滿管流”現象,為再次降雨后利用管網臨時積存污水提供容量。
開展太榆退水渠治理攻堅行動。對太榆退水渠開展環境綜合整治,重點突破,通過實施太榆退水渠沿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村莊黑臭水體整治、河道內源清理、河道生態護坡修復、濕地工程等措施,保障太榆退水渠入汾口水質達標。
開展楊興河治理攻堅行動。對楊興河開展環境綜合整治,重點突破,通過實施人工濕地提檔升級、生態緩沖帶建設、重點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擴建楊興河人工濕地等措施,保障國考河底村斷面水質達標。
開展河西南部退水渠和清水河治理攻堅行動。對晉源區河西南部退水渠和清水河開展環境綜合整治,重點突破,通過對沿線農村及小區生活污水進行截污納管、河道清淤、強化入汾口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監管等措施,保障河西南部退水渠和清水河入汾口水質達標。
開展東、西暗涵治理攻堅行動。對東、西暗涵沿線排水開展源頭治理,通過截污納管、雨污分流、清淤疏浚等舉措,實現出水入汾水質達標。同時加強東、西暗涵入汾口出水水質監測監控工作。
開展城鄉黑臭水體排查整治攻堅行動。采取市級核查和縣(市、區)自查方式,部門聯動,鞏固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成果,加強水質監測,強化巡查,堅決防止返黑返臭。開展黑臭水體排查工作,按照職責分工對發現的城市及農村黑臭水體制定整改方案,加快整治,動態清零。
開展農田灌溉節水攻堅行動。發展節水灌溉,嚴控冬春澆期間取用水,嚴格落實《山西省農業用水定額》,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深入開展農業面源調查監測、農業面源污染與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嚴禁“大水漫灌”行為,嚴禁農田灌溉退水直接入河。
來源:中國發展網
2024中國(武漢)國際管網展覽會火熱報名中!
掃碼在線預定展位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世紀城路19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