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在建規模最大、最長的地下綜合管廊
隧道洞口
環城管廊總平面圖
全市累計開工建設管廊310公里
據了解,地下綜合管廊,是建設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設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給水等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綜合管廊建設補齊了城市基礎設施“短板”,是構建智慧城市的重要載體,在綜合管廊內實現對城市生命線的信息化、可視化、智慧化管理。此外,較傳統直埋敷設,管線在管廊內具備良好的運行環境,可有效延長管線使用壽命,管線的安裝、擴容和維修更換也均可在管廊內進行,能有效減少道路路面開挖頻次。在防震減災、提高城市安全韌性和綜合承載力、集約高效利用土地資源等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堅持規劃引領,結合重點發展區建設、老城區改造、城市更新、道路及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等,因地制宜有序開展綜合管廊建設,扎實推進城市建設高質量發展。目前全市累計開工建設管廊310公里,建成投入使用90公里,在建管廊220公里,初步形成“以中心環線為核心、以若干放射線為延伸、干線支線纜線相結合的綜合管廊骨架系統”。
管廊支線科韻路段(上艙)
管廊支線科韻路段(下艙)
推動多市場主體參與管廊建設運營
接下來,廣州將伴著貫通之喜繼續前行,打好剩余管廊工程建設的“攻堅戰”,確保工程安全優質如期建成。同步加快“十四五”規劃確定的重大項目前期工作,以構建“一環N射多區域”“干線-支線-纜線”的管廊架構為目標,有序高效推進綜合管廊建設,在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廣州的賽道上跑出“加速度”、干出“好成績”。
地下綜合管廊是城市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發展建設中的“里子”。下一步,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將會同市財政局、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推進綜合管廊可持續發展,推動多市場主體參與綜合管廊建設和運營。各管線單位按照規劃積極推進入廊工作,發揮地下“大動脈”的最大社會效益,為廣州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來源 : 廣東建設報
掃碼在線預定展位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世紀城路19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