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森表示,目前廣州地下管線保護的難點在于,管線種類較多,線網密集,布局復雜,權屬單位多樣,地下空間開發程度高,建設工程規模大、數量多,地下管線保護范圍廣、難度大。施工中破壞零星小管線的情況依據現有法律法規原則處罰較輕,未能產生有效震懾,企業違法違規成本較低。
下一步,市住建局將從完善工作機制、實現信息共建共享、加強督導檢查等方面采取措施多管齊下,破解管理難題。
首先是建立健全責任體系和工作機制。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領導小組將對全市地下管線綜合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大統籌協調和監督檢查力度。目前有關部門已制定《關于加強施工過程中對既有管線保護的意見》,進一步明確相關部門和單位對管線保護的職責。
其次是完善信息共建共享平臺和機制。下一步,有關部門將充分利用“廣州市地下管線開挖及會簽管理系統”嚴格管理,未經系統會簽的嚴禁開挖。強化管線信息動態更新,通過管線竣工測量,確保新增管線信息及時錄入“廣州市地下管線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并對于存量管線認真開展補測補繪工作。
此外,還要強化督導檢查,加大處罰力度。下一步,有關部門將探索通過行業自律方式推動破壞管線責任單位的懲戒機制,加快聯合懲戒機制實施,對野蠻施工破壞地下管線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重處罰,曝光典型案例,通過新聞媒體、主題教育等方式開展管線保護知識宣傳。
他在會上強調地下管線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呼吁建設、勘察、施工、管線權屬等相關單位務必要高度重視,嚴格按相關制度來開展施工作業,切實履行管線保護責任,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本文來源:廣州日報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世紀城路19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