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心聲】

村里的自來水供應斷斷續續,吃水很不方便

“20多年前我們村就通上了自來水,但這幾年供水總是時斷時續,水壓小、水質渾濁,吃水問題讓人頭疼,希望相關部門能解決一下村民的飲水問題!”5月20日,新區坡頭街道馮蘭村村民封建新向記者訴說自己的煩心事。


馮蘭村的供水管道老化,停水是常有的事,為了解決日常用水難題,家家戶戶都備著一口儲水缸,安全飲水問題成了村民們的一塊“心病”。


【記者調查】

供水管網老化 跑冒滴漏嚴重

一滴水折射大民生,農村飲水安全是農民最關心、最直接的現實利益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地區的群眾對供水量的需求越來越大,對水質要求也越來越高。


5月21日,記者來到新區農業農村局,反映群眾提出的供水問題,并了解新區農村地區供水的相關情況。


記者了解到,新區范圍內各村,特別是正陽路街道、咸豐路街道轄區的20個村,在上世紀末基本實現了自來水通村到戶。新區現有27個行政村,已建成集中供水工程45處,供水人口18324戶、64344人,自來水入戶率達100%,無分散供水工程。


“這幾年,新區絕大部分村的供水管網年久失修,過去的管子都是鑄鐵、PVC等材質,管子經過多年的使用腐蝕老化了,管網跑冒滴漏嚴重,無法滿足正常配水要求。對于群眾提出的供水問題,我們局會高度重視,繼續大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逐步改造實施,確保群眾用上水、用好水。”新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陰旭鵬表態。


近年來,新區積極爭取中、省、市農村供水各類項目,加快農村供水建設,特別是脫貧攻堅以來,統籌整合各類項目資金,鞏固提升農村飲水安全水平,累計投入資金3785萬元,建成、鞏固提升了一批農村供水工程,特別是建成的長命村集中供水工程,徹底結束了長命村祖祖輩輩使用窖水的歷史;對原豹村集中供水工程進行改造提升,建成智能管理及收費系統,進一步提升了飲水安全保障水平。

“由于原有自來水管網老化等問題,農村群眾不僅面臨著供水保證率不高,還面臨著飲用水水質得不到保障,這就要求我們要在確保飲水安全上下功夫。我們將繼續抓好水源地保護、加強飲水工程運行及管護。”陰旭鵬說。


【辦理回復】

改造老舊供水管線 解決村民用水難題

接到記者反映后,新區農業農村局抓緊落實,通過實地勘察、研究解決方案、定目標、列清單等環節,決定對問題較為嚴重的馮蘭村、石仁村、華原村進行供水管網及相關配套設施的升級改造,其他有問題的村子將陸續展開。


“從6月中旬開始,馮蘭村、華原村、石仁村的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相繼開工,施工中將老舊的供水管道全部更換成環保耐用的PE管,在供水始端增設消毒設備,還為每戶更換智能水表,預計11月底全部改造完成。”新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陰旭鵬說。

開挖溝渠、鋪設管道、入戶接水表、通水試壓……近期,馮蘭村、華原村、石仁村的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現場,一派火熱的施工場面。


9月10日,記者來到馮蘭村現場采訪了解工程進度。“目前,我們村一半區域已經完成了管網更換,正在進行路面恢復,這一區域的村民可以正常用水了,另一半區域正在積極施工中。”馮蘭村村委會委員封愛平介紹。

擰開自家的水龍頭,清亮的自來水嘩嘩地流入洗菜池……馮蘭村村民封建新喜笑顏開,向記者連連夸贊:“以前每天用水限時供應,現在一天24小時都有水,你看,這水壓也大了、水也沒有雜質了,這下做飯洗衣弄啥都方便啦。”

建好更要管好。據悉,為確保已建成的安全飲水工程高效運行,新區建立了三級責任體系,共落實區級、街道辦、村級責任領導29人,供水工程管護人員50人,設立了農村飲水安全監督服務電話,制定印發了《銅川市新區農村安全飲水工程運行管理辦法》,并出臺了《銅川市新區農村供水工程水費收繳工作實施方案》,從2020年開始,按照每村每年不低于2.5萬元的標準,落實區級維修養護專項補助資金76萬元,建立長效運行管護機制,實現供水工程良性運行。

同時,新區積極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達到供水同網、同源、同質,將具備接入市政管網用水條件的行政村全部并入市政管網,將全區分為8個片區,計劃實施輸水主管道建設41.8公里,配合實施10項飲水管網鞏固提升工程,將具備條件的村組連通并網,完成配水管網建設,同時建成5套智能收費系統,配套更換9636套計量設備。

屆時,群眾的安全飲水問題將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