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8時至20日20時,河南省累積面平均降雨量88毫米,其中鄭州361毫米。大雨導致一些市民一度被困在地鐵、商場等不同場所。7月20日16時30分起,鄭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已將防汛Ⅱ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Ⅰ級。
預計未來兩天,河南西北部部分地區將有大暴雨。受其影響,黃河中游伊洛河、沁河,海河流域漳衛南運河,淮河流域洪汝河、沙潁河等河流將出現明顯漲水過程,黃河中游干流花園口河段可能發生編號洪水,暴雨區內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遭遇城市內澇,我們應該怎么做?記者從水利部官網梳理了相關避險常識:
使用收音機獲取信息
收音機可以幫助我們接收天氣、洪澇預警信息。收音機也許不常用,但是收音機大都使用電池,不需要接通家里的交流電源,停電的時候在抵御洪澇災害時很有用。
哨子是重要的求救工具,手電也可以發送求救信號。如家有救生衣和救生圈,要隨身帶好,防止溺水。
城市低洼地區居民可使用沙袋防水
盡量減少外出 必須外出優先選擇公交車
行人在下雨時不要在有積水的道路上行走,要注意觀察,注意路邊防汛安全警示標志,盡量貼近建筑物,不要靠近有漩渦的地方,防止跌入缺失井箅的水井、地坑等危險區域。井蓋被雨水沖走,墜井是導致人員傷亡的重要因素。
行走時也要盡量避開燈桿、電線桿、變壓器、電力線、鐵欄桿及附近的樹木等有可能連電的物體,以防因為暴雨導致漏電之后觸電;發現有電線落入水中, 必須繞行并及時報告相關部門。
遇到大暴雨時,最好找遮蔽處避雨,在城市高樓房內最安全,應及時撤離到樓內,且盡量往高樓層上避險。如附近無高樓,不要在涵洞、立交橋低洼區、地下通道等地勢較低的地方。
求救方式一定要記牢
除了電話求救和網絡求救,以下求救方式要記牢。
警報求救:很多居民區都有警報器,通過警報器可以及時向居民區管理部門進行求救。
呼叫求救:當無通信手段進行求救時,呼喊求救也很有效,呼喊時最好同時晃動鮮艷顏色的旗子、衣服等,增加獲取聯系的可能性。
敲擊求救:敲擊、口哨也是求救的重要方法,同時這些聲音通常也是救援的重要信號,救援人員可以通過這些信號找到你。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世紀城路19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