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供水管網已達9255公里,服務面積650平方公里,用戶252.01萬戶。一旦有漏點,就會給周邊用戶造成不小的損失。正是有張楊這樣的“檢漏工”的默默付出,才換來了大家的用水無憂。
張楊是合肥供水集團“雷鋒精神”聽漏隊隊長。作為城市管網的“聽診師”,雙耳是他的聽筒,雙腳是他的交通工具,他總是行走在寂靜的深夜里,找尋著每一處漏點。
工作中的張楊
2015年,張楊從安徽建筑大學畢業進入合肥供水集團。起初,他從事的是管網技術方面的工作。2018年,為了通過科學技術手段提升聽漏準確率、控制漏損,集團黨委號召青年黨員扎根一線,為聽漏隊注入新鮮血液,張楊毫不猶豫報名響應。
“聽漏既是經驗活兒,又是技術活。”張楊表示,剛開始是一邊跟著師傅學經驗,每晚“走街串巷壓馬路”,一邊深入摸索現代化聽漏儀器,運用技術力量守正創新。在張楊心里,用戶的事就是天大的事,漏點定位盡可能準確,才能為搶修施工、恢復供水爭取寶貴時間。
為提高漏點精準度,降低噪音影響,張楊多選擇在深夜或凌晨,為地下供水管道“把脈聽診”?!皫е犅┌簟x器、手電筒,一般從晚上10點忙活到凌晨2點”,他表示,聽漏工作百分之九十屬于無效作業,有可能一晚上都找不到一個漏點?!暗沁@個工作要做,只有做了,才可能發現漏點?!?/span>
2019年5月,肥西縣小廟鎮多家企業反映用水異常,張楊排查后發現疑似漏點。該處管線埋設2米深,漏點傳聲效果非常差,只能用鉆孔聽漏的方式定位。雙層混凝土的路基讓鉆探過程異常艱難,一個探洞就要花20分鐘,他頂著烈日連續干了4個小時,鉆通10余個探洞,分毫不差定位漏點,該處漏點損水量達50噸/小時。
檢漏上千處,讓張楊記憶尤深的還是去年夏天金凱花園里的一處漏點。當時小區地面滲水,可是聽音難度大、傳統聽漏方法不見效。于是張楊帶領著團隊嘗試各種方式進行排查,終于在小區車庫下方發現了漏點。
“在確定漏點的大概位置后,我們每隔一段距離鉆個孔,一共鉆了140多個?!睆垪畋硎?,最后發現漏點僅“小拇指粗細”。
“這應該是2020年最難找的漏點?!睆垪罱忉尩?,為了找到漏點,整整耗時18天。“但是我們作為‘醫生’,就要把管道治好,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span>
兩年多來,張楊帶隊巡檢管網7500多公里,檢出漏點1900余個,定位準確率達99.8%,節約水量3400萬噸,挽回經濟損失5900多萬元。他也在這樣數不盡的“攻堅克難”中,迅速成長為經驗豐富的檢漏達人。
此外,張楊主持進行了漏水量評估、相關閥門定位分析、區域供水管網在線監測等供水檢漏方向專項實驗,并形成《供水管網泄漏定位分析與研究》技術論文,為漏點定位工作提供技術指導。他還通過多種實驗,反復嘗試,逐步探索出鉆孔聽音、間接相關等檢漏方法,總結出余氯比色法、簡易水質法等多種全新檢漏方法,逐步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檢漏體系,大大提高管道漏點定位效率,有效應對疑難雜癥漏損問題。
近年來,張楊也先后獲得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安徽省城市供水管道檢漏技能競賽一等獎、合肥市金牌職工、市技術能手等諸多榮譽。對于此次榮獲第十屆“合肥青年五四獎章”,他表示“這不僅僅是我個人的榮譽,也是對隊里青年隊員的激勵,我們將繼續努力提高職業技能,扎根自己的工作崗位,帶著這份榮譽繼續前行?!保ㄓ浾?檀美玲)
【來源:中安在線】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世紀城路19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