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天然氣長輸管道高后果區隱患排查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著力提升管道高后區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7月25日,中國石油西氣東輸管道公司鄭州管理處、河南省發改委會同信陽市政府、光山縣政府以及地方應急、公安、消防、急救等部門共計150余人,聯合在信陽市光山縣凈居寺舉行西氣東輸淮陽至武漢支線天然氣管道高后果區突發事件應急演練。

此次演練模擬因第三方施工破壞,導致“天然氣管道本體破損”,發生“天然氣泄漏”突發事故。當天下午14時,西氣東輸巡線員發現“天然氣泄漏”情況后,立即向西氣東輸潢川作業區報告。潢川作業區迅速組織人員趕赴現場核實,經檢測確認為“天然氣泄漏”。西氣東輸鄭州管理處立即啟動應急響應,通知各維搶修隊伍趕赴現場搶險,并將情況匯報光山縣應急辦。

“事故”發生后,鄭州管理處潢川作業區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設置現場警戒區域,配合地方政府、凈居寺工作人員緊急疏散群眾至安全點,并實施交通管制等應急措施。與此同時,西氣東輸潢川作業區兩名站場員工按照上級調度指令關斷泄漏點上下游閥門,對受損管段進行天然氣放空,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

16時,西氣東輸鄭州管理處鄭州維搶修隊、平頂山維修隊以及光山縣公安、消防及衛生部門相繼趕赴事故現場。維修隊人員對泄漏區域進行檢測探邊,消防隊員布置消防水帶對搶險區域進行水霧噴淋,稀釋空氣中的天然氣濃度。經現場檢測,符合天然氣濃度為零,符合搶修條件。兩支維搶修隊伍攜帶專業機具和預制管段進入現場,依次實施事故管段氮氣置換、切割、吊裝、換管、組對、焊接等搶修工序。經無損檢測合格后恢復正常供氣。17時,西氣東輸鄭州管理處關閉應急響應程序,演練圓滿完成。

西氣東輸鄭州管理處副處長趙冬野介紹,埋設于地下的天然氣管道極易遭受第三方施工的破壞,造成管道損傷、破裂,進而引發天然氣泄漏、爆炸燃燒事故的發生。這次演練重點演示企業和各級政府應急部門啟動應急預案的有效銜接,并檢驗應急救援調度、協調、指揮功能等,達到檢驗預案、加強聯動、鍛煉隊伍的目的。

據了解,西氣東輸在河南境內共有1410公里管道,沿途設有5個作業區,一個壓氣站。作為第一個使用上西氣東輸天然氣的省份,截至今年6月底,河南省已累計接收利用西氣東輸天然氣超過527億立方米。隨著城市和鄉村的建設發展,西氣東輸管道周邊高后果區數量逐年增多。河南地區人口稠密,高后果區達143處。一旦管道發生天然氣泄漏或失效,將會對管道周邊的群眾生命財產帶來極大的威脅。如何加強高后果區和重點管段風險管控,是西氣東輸管道管理面臨的嚴峻考驗。

“3·21”鹽城響水事故、“7.19”義馬氣化廠爆炸事故給天然氣管道運營企業也敲響了警鐘。西氣東輸鄭州管理處深刻汲取事故教訓,第一時間在企業內部深入開展安全隱患排查,確保隱患無死角。按照西氣東輸管道高后果區升級管理安排,鄭州管理處認真落實與屬地政府部門的聯動機制,積極推行“區段長制”,按照層級和區域設置管道區段長,嚴格執行每日巡檢制度,對典型高后果區、風險管段和一般管道線路開展全面巡查,嚴格控制高后果區增量,逐步消減高后果區存量。

作為國內天然氣管輸行業的排頭兵,西氣東輸管道公司一直致力于提升“風險辨識、風險管控、應急處置”三種能力,針對復雜環境下的應急搶修方法開展專題研究。此次演練,為西氣東輸的應急搶修工作積攢了寶貴經驗。


【新聞來源:大河客戶端】